道德经系列 ·

[连载]《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》(十四)圣人为腹不为目

五色令人目盲

色,顔气也,从人从卪。卪同节。颜气,颜者两眉之间心达于气。气达於眉间是之谓色。顏气与心若合,符卪。故其字从人卪。色,本意指人的颜气,后引申为指物体的颜色。并非只有人有颜气,万物皆有颜气。

五色,青、赤、白、黑、黄五种颜色。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。本句里,五色指耽于精美华丽的服饰与器具。也指其他的视觉感官享受。

太过于痴迷精美华丽的服饰与器具,则会让人看不到世界原本质朴的自然面貌,为了一点华丽精美的服饰器具,而对整个世界的本质再也不能把握,可见,这样会把自己弄的像瞎子一样。

五音令人耳聋

五音,只古代汉族音律,宫,商,角,徵,羽。

上一句讲了穿戴等视觉享受,本句接着讲音乐丝竹之音声,意指听觉上的感官享受。五音令人耳聋,迷恋于丝竹之乐,却失去了对自然天籁之音的聆听,可见,音乐会让人耳朵变聋。

五味令人口爽

上两句讲了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官享受,华服与音乐。这句接着讲,美食。味觉上的感官享受。

五味,指酸、甜、苦、辣、咸五种味道。爽,明的意思,这里指美食带给食客的口腔刺激,满足感。

调和五味,而烹饪出各种美食佳肴。吃起来,让人觉得充满了味觉享受。而这样,却恰恰掩盖了食材本身的天然味道。

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。

上面三句分别从视觉,听觉,味觉三个方面,讲的具体的感官享受,这一句,升华了。一个人对“中产阶级”高品质生活水平的追求,是没有极限的。

穿的好,听的好,吃的好。还不满足怎么办呢。还可以继续往更高的感官刺激去追求。古代人会去驰骋畋猎,现代人则开着跑车贴地飞行,或者去环游世界,满世界的去找刺激,寻找新鲜感。

而这种强烈刺激的感官娱乐,则会令人发狂。前阵子,很火爆的路怒症,其实就是这句话所讲的道理:开车驰骋,心发狂;心发狂,则路怒。

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

这条追求刺激的道路上,是没有尽头的。中产阶级,成功晋升为富贵阶层,则对前面几句讲的“中产阶级生活方式”,会不再感兴趣。他们会追求配得上他们身份地位和财富的,更刺激的乐子。这就是收藏。从古自今,收藏就一直都是富贵阶层的特有的乐子。

难得之货,指人间各种奇珍异宝,金银珠玉之物。

因为这些东西,并非通货,流动性很差。更不能随身携带。而当积攒了很多难得之货的时候,那么就会担心会被人盗走。保险柜,摄像头,防盗系统,还恨不得把自己的眼珠子挖下来放在上面瞪着盯着,全天候不眨眼。生怕一眨眼,这些宝贝就不见了。

生怕宝贝被人偷了,人还怎么自在呢。紧张的哪里都不敢去了。沦为宝藏看管员,整个人生本该有的洒脱自然,都丧失殆尽。

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为腹,指的是前面章节里面讲到的“虚其心,实其腹”里面的“实其腹”之意。为目,指的是感官享受。

为腹不为目,并不是说,圣人只追求吃饱肚子,不追求感官享乐。这里,为腹就是实其腹。实其腹,并不是吃饱肚子。而是指,人应该深根固柢,让自己肾精充实,元气不损。

而过度的感官享受和刺激,则是对人的元气大损特损的行为。沉湎于感官享乐的人,因为元气损耗的太厉害,那么就会折寿。同时,正气虚,邪气干,人还会生各种奇怪的病。

而虚心实腹,根源牢固,元气不损,则能尽享天年。

圣人的生活方式,是为了根源牢固元气不损,而不是为了追求感官享受和娱乐刺激。所以,圣人会弃绝那些戕害自身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而追求过一种自然而然的质朴而宁静的生活。

道德经这一章,主张圣人应该选择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。并推而行之,以这样的生活方式来教化百姓。使百姓都能够尽享天年。摄生之道,不仅可治身,也可治天下。

概括下本章,道德经说的是,健康的生活方式,应该是质朴自然的生活,而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各种感官享乐,找刺激,找乐子。如果非要这样的话,那么会因为太折腾,而过早的用光自己的元气,死的也会比较早。

在后面的章节中,道德经的这一思想,“塞其兑闭其门”,“治人事天莫若啬”,都是对老子在本章摄生治身思想的进一步阐述。在后面的相关章节,会作详细讲解。

 

参与评论

  • BIE94

    为腹不为目。学习也是如此,不应为了耀眼的成绩而学习,而应该关注自己真正学到了什么,能实际转化成多少生产力。若仅仅只是追求高分,那可能会失去学习原本的乐趣,而学以实腹,则不必等到考试,在平时就可见证自己点滴的进步和生命的丰富,美哉。

    5年前 (2017-12-15)
    回复
    回复BIE94
  • 乐妈

    健康的生活方式,应该是质朴自然的生活,而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各种感官享乐,找刺激,找乐子。

    6年前 (2017-10-24)
    回复
    回复乐妈
  • 笑傲江湖

    而过度的感官享受和刺激,则是对人的元气大损特损的行为。沉湎于感官享乐的人,因为元气损耗的太厉害,那么就会折寿。同时,正气虚,邪气干,人还会生各种奇怪的病。

    6年前 (2017-10-24)
    回复
    回复笑傲江湖
  • 3408544487@qq.com

    先生对“五味令人口爽”的解释可以商榷:

    五色令人目盲
    五音令人耳聋
    五味令人口爽

    这三句讲的都是过去贪恋**,过于痴迷**,最终就会导致**不良后果。
    过于痴迷精美华丽的服饰与器具,浓妆艳抹则会让人看不到原本质朴的自然面貌,最终就像眼睛瞎了一样。
    过于贪恋丝竹之乐,则会失去对自然天籁之音的聆听于欣赏,最终就像耳朵聋了一样。
    过于追求美味,总想遍尝天下美食,则会掩盖食物本身的天然味道,最终就像嘴巴失去了味觉一样。

    爽字,是一个历史性的错别字。
    “爽”为会意字,其甲骨文字形和现在基本相同,现代人把“爽”解释成像人左右腋下有火,表示明亮的意思,后引申为畅快、舒适。意为:舒服,使人感到愉悦。
    其实,“爽”字在古代的解释完全相反,是出差错的意思,也有不好不对的意思。像人左右腋下是叉,是爻,不是火。

    6年前 (2017-10-24)
    回复
  • Join尋

    感谢~解释一下更清楚了

    4年前 (2019-03-27)
    回复
    回复Join尋
  • 同道

    不乱折腾!

    6年前 (2017-10-23)
    回复
    回复同道
  • 至道清源

    概括下本章,道德经说的是,健康的生活方式,应该是质朴自然的生活,而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各种感官享乐,找刺激,找乐子。如果非要这样的话,那么会因为太折腾,而过早的用光自己的元气,死的也会比较早。

    6年前 (2017-10-23)
    回复
    回复至道清源
  • 同道

    健康的生活方式,应该是质朴自然的生活,而不是刻意的去追求各种感官享乐,找刺激,找乐子。如果非要这样的话,那么会因为太折腾,而过早的用光自己的元气,死的也会比较早。

    6年前 (2017-10-23)
    回复
    回复同道